2025年1月10日,溢达集团经过十年的潜心研发,其颠覆性的无水染色技术在石河子纺织服装产业园实现了首个商业化突破,这一创新技术迅速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此次合作不仅旨在解决新疆纺织印染行业面临的缺水与排污问题,还将长远推动无水染色技术在新疆的应用,助力于整个绿色印染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转型。
近年来,全球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强,纺织印染行业作为传统的高耗水、高污染领域,正面临着艰巨的转型需求。传统的水浴染色工艺每染色一吨棉纱,通常需用去约120吨的水,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高盐度、高色度及高有机物的染色废水,造成环境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溢达集团作为全球知识型创新的领军企业,通过长达十年的努力,带来了一项革命性的染色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印染工艺。
无水染色技术的开发团队,共包括三批博士后与上百位研究人员,经历了数以万计的实验,最终成功创造出替代传统水的有机溶剂配方。这一技术在2017年被中国科技部纳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并在2021年底顺利验收,获得专家组评定为“国际领先”“行业首创”技术。本项目的详细开发历程,展示了这一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众所期待。
这项无水染色技术的重点是采用环保可循环的非水介质用于反应性染料的染色,完全避免了传统水浴染色过程中的水解副反应,成功实现了染色介质的循环利用率高达99.8%,染色固色率也超过了97%,远超行业的中等水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化学品的消耗减少了73%,生产效率提升了50%,且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无需进行染后水洗,创造了染色零用水、零用盐及近零废水排放的环保奇迹。同时,染色车间的环境也变得更干燥与清新,摆脱了传统车间常见的潮湿与废水的困扰。
为了确保全产业链的绿色与透明,溢达集团还与商业伙伴联合研发了无水染色认证追溯系统。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纤维、纱线、面料到成衣的全链条数字化,构筑清晰的绿色生产轨迹,确保生产的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石河子市作为新疆的优质细绒棉、中长绒棉以及彩色棉的生产基地,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产业基础,为此次无水染色技术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今,石河子纺织服装产业园逐渐扩展出覆盖纺纱、水浴染纱、梭织面料等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这为无水染色技术的商业化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签约仪式上,溢达集团的企业代表重申,作为成立于1978年的企业,溢达一直在推动纺织产业的绿色转型。公司多年致力于涵盖无水染色、天然染色、盐回收和长绒棉基因测序等行业领先科技的自主研发,始终将技术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视为重中之重,力求最大限度上减少水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
自市场进入变化以来,溢达不断调整战略,借助四十余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向低成本、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朝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加速转型,推动自主品牌如「PYE派」和「十如仕」等的快速发展。在科研成果市场化方面,溢达无水染色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其科研产业化的显著进步。
对石河子的相关领导而言,此次与溢达的合作,意味着新疆将因此打造出绿色印染技术的标杆,与此同时,对于新疆纺织行业而言,这将有利于其强链、延链及补链,促进产业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溢达的无水染色技术已在多个知名服装品牌中应用,如哈吉斯(Hazzys)、播(Broadcast)、PYE派与十如仕,市场反响积极,充分显示了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领头羊和广泛应用潜力。这让我们对未来的绿色纺织产业充满期待。溢达集团自创立以来,始终抱有“励志笃行有所作为”的愿景,经过46年的发展,从传统的制造企业成功蜕变为全球领先的知识型创新企业,在推动传统工艺数智化转型方面,表现不俗。
未来,溢达将不断秉持创新精神,持续探索新技术与新工艺,为推动全球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不懈,携手业界共同谱写绿色转型的新篇章。无论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还是在理念的推广上,溢达都将以实际行动支持行业的变革,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